果冻传媒入口

中心官方网站域名更换公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信息化服务改革。为加强网站管理,中心对官网域名进行了变更。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主站域名于2017年10月18日由原来的飞飞飞.锄测蝉肠别诲耻.肠辞尘更改为飞飞飞.锄测蝉肠别诲耻.辞谤驳。
首页 师承动态 详细内容
【教学调研】首届广东省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吴伟康教授专访
发布人:师承中心
15630
2016-12-13 20:54
分享到:
摘要:2016年12月7日,中医师承导师、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团顾问吴伟康教授及其弟子卢东毅接受本中心的采访。吴教授结合自己的带徒方式,总结了师承教育的经验及对中医、中医师承的思考,为中心师承工作的完善提供了指导和经验借鉴。

  2016年9月23日广东省首届拜师仪式圆满结束,86对师徒正式确立师徒关系。为保证中医师承教学工作按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近日开始组织师承教学调研,聆听各方意见,以期能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和管理体系。2016年12月7日,调研第一站走访了中医师承导师、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团顾问吴伟康教授及其弟子卢东毅。吴教授结合自己的带徒方式,总结了师承教育的经验及对中医、中医师承的思考,为中心师承工作的完善提供了指导和经验借鉴。

 

 师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师承教育的本质是言传身教,但怎么教,则因人而异。”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了解,吴教授为学员制定了为期四年的学习计划。吴教授主要从五大方面总结了带徒模式。(1)跟诊。由于该学员原来的专业是药学,为了让徒弟尽早接触临床,出诊时把徒弟带在身边,这样有助于学员逐步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要领,了解中药的用法用量,掌握临诊辩证思维,同时也让徒弟感受到如何尊重病人,与病人沟通、交流;潜移默化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医德。(2)讨论。根据病例具体情况,和徒弟一起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尽量能让徒弟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可以起到触类旁通、温故知新的作用。(3)整理病例。要求学员认真整理、录入病历资料,并与病人保持联系,接收反馈信息。中医本身讲究辩证施治,整理病例和跟访,既是培养中医技能,也是培养徒弟对病人负责的态度。(4)科研。采用类似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临诊中结合具体病例,训练徒弟基本的科研思维,并作好撰写研究论文的准备。“论文写作不容易,但这个过程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严谨性思维的关键,会让徒弟终身受益。”(5)自学。系统的理论学习要靠自己,中医博大精深,更多的知识要自己主动去学习了解。

  “在吴老师这么有造诣的大咖面前,我只是中医的入门者,中医小鲜肉。一开始有点压力,但老师很耐心,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刚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不久的卢东毅直言,“能成为吴老师的弟子很开心。吴老师对弟子有比较严、比较高的要求,要学的东西很多,自己要加把劲,要努力,不能让吴老师失望。”在访谈中,卢学员略带羞涩。他从小与中医结缘,热爱中医,全家都支持他参加中医师承,希望能通过中医师承的方式,汲取中医知识、积累临床经验,考到中医执业资格证,合法行医,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过硬的本领,造福百姓。“东毅不错,但是还要加把劲。”吴教授不时给予小徒弟肯定和鼓励。

721164843310457454.jpg

图:吴伟康教授与徒弟卢东毅

  师承学员的培养目标

  “说实在的,作为师傅,首先要明白把学员培养成怎样的人,其次才是怎么培养?”吴教授在交流中反复提起。“首先是医德,然后是医术,我的徒弟要做到医德高尚、医术过硬、责任感强”吴教授深入地谈了自己对师承学员培养目标的思考。吴教授曾师承国家名老中医邓铁涛先生,现在也正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传授给下一辈。

  当问及为什么师承学员要努力做科研有论文发表时,吴教授明确指出,“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锻炼成长,二是责任感。做科研对学员的锻炼是勿庸置疑的;此外,这也是培养学员中医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方法。中医相比西医,一直存在种‘中医不够科学’的声音。做研究,用科研的方法和态度,探索中医的作用原理,有助于中医的发展和国际传播,也有助于培养学员中西医结合的思维习惯。”“科研不仅是教授,也不仅是硕士、博士的事,师承的学员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感,有能力有条件的更应该努力去做到。”

  “从整体来看,中心既要培养能满足基层医疗工作需要的中医从业者,又培养能传承中医名家理论、技术、发展中医事业、弘扬中医文化的高级人才。当然,不同的学员情况不一样,不能一味要求过高,但是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和管理体制。”“一个优秀中医的成长,绝不只是靠这几年的师承学习。中医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但这几年师承的培养如果做的好,这将帮助他一生,10年、20年后,我们的这批师承人员肯定会出现一批杰出的人才。导师的责任也很大,要加强对学员的培养与引导,要在现有的教学方案上因材施教。”吴教授语重心长。

 

  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的定位与担当

  作为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专家顾问,吴教授对中心的定位及整个工作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中心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来之不易,但这还远远不够。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医师承的实践,用实际行动响应政策,难能可贵,但是既然开了先河,就要把它做好。广东的中医师承要做成全国的标杆,甚至不能比国家举办的师承差,要提高自我要求。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师承的各项工作。”曾担任中国中西医学会副会长的吴教授语气坚定。

  “此外,中心要以师承工作为切入点,要从全局的角度,从中医大业的高度,结合国家政策指引和国家发展需要,让中医发挥更多的作用。吴教授进一步谈到,“中医不是深藏于闺中,不是阳春白雪,需要在服务百姓中成就自己的价值。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发出了一系列的文件和号召,提出要振兴中医,要推动中医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这个号召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医从业者、中医学习者更应义不容辞积极响应,并付诸行动,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更要有这样的觉悟和担当。”


  近一个小时的访谈,吴伟康教授的谈话既高屋建瓴,又很接地气。他正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学员的负责,对师承教育的负责,对中医的负责,并表示会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实际行动去支持中医师承事业的发展,要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师承教育。中医师承大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为中医师承大厦添砖加瓦,为建设中医的辉煌殿堂奋斗。

  2016年9月23日广东省首届拜师仪式圆满结束后,所有学员已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学习;中心也已完成中医师承线上学习系统的开发、中医习题册编订等,整个教育体系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仍任重道远。中心将继续开展调研,收集反馈与建议,为进一步优化整个中医师承教育体系打好基础,逐步打造全国最好的师承教育体系。

 

 

附简历:

  吴伟康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认定)、中山大学教授(医科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获广东省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广东省第五届柯麟医学奖、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中西医学会前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2016年5月被聘为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团顾问。先后赴美国UCLA ,University of Michigan(at Ann Arbor),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进修。

  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其中对中医经典古方—四逆汤的现代研究有所建树。历年来,已获33项科研基金资助,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8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均为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中医药专项课题1项(课题负责人),“211工程”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重点项目5项(均为负责人)。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含SCI 32篇),出版专著、教材52部。获科技成果奖15项(部省级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5),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199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培养博士后15人,博士生30人,硕士生29人,共74名。

 


15902058411